漣漪文庫
  • 漣漪文庫
  • s01 - 關心「性小眾」,但反對「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
  • a01 - 我算否同性戀者? ── 「交心之友或死黨」跟「愛人」如何分界?
  • a02 - 為何「同性性行為」並非一種有利於身心健康的行為?
  • a03 - 「同性性行為傾向」是否天生,而「同性性行為」又是否不宜不作或不&
  • a04 - 誰說一般異性戀者女性和男性也「喜歡被肛交」?
  • a05 -「雙性戀」的意思是可包括甚麼?
  • a06 - 同性戀者與雙性戀者有多少?
  • a07 - 該以誠實、愛心、良知關注愛滋病病毒受感染的情況
  • a08 - 關於「性小眾」── LGBTQ + 其他
  • a09 - 細看「恐同」、「同志」、「六色彩虹」的聲稱背後
  • b01 - 「性別、種族、殘疾、家庭崗位歧視條例立法」與「性傾向歧視條例立&
  • b02 - 展述SODO會帶來的「同性戀洗腦教育」與「家校矛盾」
  • b03 - 展述SODO且可帶來對職場、家傭續聘、家庭補習老師續聘方面的困擾
  • b04 - SODO根本不是只會影響宗教圑體或人士的立法 ──那又豈該另說「將考慮ಊ
  • b05 - 且從四條歧視條例細析有人另稱他們可作「大讓步」地給予SODO所謂「適&ogra
  • b06 - 2005 -2012年的性傾向歧視投訴數字與分析
  • b07 - 較於「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適合的方法
  • c01 - 「婚姻制度」的背後核心法理其實該是甚麼? ──我們是否確應當設立&#
  • c02 - 從法理角度剖析為何「變性婚姻制度」的加設,是可如同有一部份「同&
  • c03 - 「民事結合」是否一種巧立名目的立法名稱?社會是否應該加設立「民&
  • c04 - 「同性伴侶領養」與「變性伴侶領養」───社會是否應該加設這兩制
  • d01 - 「逆向歧視存在」與「逆向歧視不存在」─── 究竟哪一說是在誤導公
  • d02 - 應否不准任何中小學不聘用同性戀者教師
  • do3 - 關於立法會是否必須通過W案判決要求之立法的【三個重要澄清、四個重
  • d04 - 關於若此草案不被通過,豈不反會構成「同性別婚姻」得以出現的問題
  • e01 - 【同運謊言,明察慎辨】
  • e02 - 把歧視條例合併並非必需、並非應當和並非適合香港
  • e03 - 尊重善意勸說,踢走打壓扭曲
  • c05 - 「同性婚姻立法」其實是「偽平權與偽公義的立法」── 知識份子們明&#
  • a10 - 就請也擁抱跟「同志」不一樣的「後同」── 兼談APA在同性戀課題上使用
  • 關心性小眾,但反對「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
  • b06 - 籲平機會勿繼續在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上誤導市民
  • b06 - 回應平機會主席陳章明有關跨性別的議題
  • e02- 面對偽平權 豈該開綠燈?
  • e02- 面對偽平權 豈該開綠燈?
  • c06 - 揭開所謂「同性婚姻平權」的謊話
  • b001 - 「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其實是偽平權與偽公義的立法 ── 各有識之士
  • f01 - 關於「性別認同歧視條例立法」
  • 論為何台灣《民法》第 972 條並沒有違憲,以及不應被修改和從而引入「同&#
  • 籲全民監察各大法官是否正確釋憲與忠於事實,抑或是在改憲和扭曲事實
  • 談為何有需抵制2017年版《美女與野獸》這部電影
  • 籲各大法官勿圖強說,自毀公信
  • 「公僕同性配偶福利與報稅司法覆核案」的判決謬誤
  • 回應蔡玉萍與黎苑姍〈請以事實作為討論同性婚姻的基礎〉
  • a11 - 跨性別過來人、跨性別改變、變性後悔
  • 從法理角度談為何反對設立 「性別承認制度」
  • 不應設立「性別承認制度」
  • 揭「國際不再恐同日」背後的抹黑、隱瞞與謊話
  • 回應「促請政府研究制訂讓同志締結伴侶關係政策」的議員議案
  • 反對制訂同志締結伴侶關係政策 重視持續授權書條例改革
  • 揭「攣直皆平等,弘揚歧視法」背後的隱瞞與謊話
  • 「性傾向及性別歧視條例立法」並不是適當方法,另有適當方法
  • 「性傾向及性別認同歧視條例立法」並不是適當方法,另有適當方法
  • 闡述「同性伴侶合併評稅及公務員配偶福利司法覆核案」終審法院判決如
  • 闡述「同性伴侶合併評稅及公務員配偶福利司法覆核案」終審法院判決如
  • 「外地註冊同性婚姻的伴侶」不獲「一般家庭」資格申請公屋並不違憲─
  • 「外地註冊同性婚姻或民事結合伴侶」在港沒有自動承繼同性伴侶遺產權
  • New Page
  • 「外地註冊同性婚姻的伴侶」不被視作「居屋政策下的合資格配偶」,其
  • 揭開「同樂運動會」和「同志運動」漂亮宣傳的面紗 ( 撰文:天窗亮話 )
  • 「LGBT過來人」其實大有人在 ── 禁止提供「LGBT生命轉變輔導」是扭曲的立法
  • 闡釋為何無論是設立稱為「同性婚姻」抑或「註冊民事伴侶」抑或「民事
  • 探究在所稱「同性伴侶權益」司法覆核案中港府不斷敗訴的關鍵原因,促
  • 阐释为何无论是设立称为「同性婚姻」抑或「注册民事伴侣」抑或「民事
  • 揭开「同乐运动会」和「同志运动」漂亮宣传的面纱
  • 「LGBT过来人」其实大有人在 ── 禁止提供「LGBT生命转变辅导」是扭曲的立法
  • 質疑能否引用《基本法》第25條作為所謂「同性婚姻伴侶平權」的依據 ─γ
  • 有需立法禁止向孩子灌輸跨性別意識•兼談慎防「變裝皇后講故事」活動
  • 有關「須設立框架使同性伴侶關係得獲法律承認」的爭議和獻議 • 暨談《
  • 關於「外地締結同性婚姻後在香港之公屋權、居屋權、遺產權案」的終極
  • 关于「外地缔结同性婚姻后在香港之公屋权、居屋权、遗产权案」的终极
  • New Page
  • 【致政府公開信】不制定「同性婚姻替代框架使同性伴侶關係得獲法律承
  • 【致政府及全體立法會議員公開信】不制定「同性婚姻替代框架使同性伴
  • 不應通過《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的兩個原因和兩個建議
​「LGBT过来人」其实大有人在 ── 禁止提供「LGBT生命转变辅导」是扭曲的立法
撰文:天窗亮话
日期:2023年11月3日
  
前言
 
对于有国家或地方立法禁止向任何想离开LGBT意念和生活的成年或非成年自愿求助者提供「LGBT生命转变辅导」,本文会指出此立法所建基的三个前设其实都是扭曲来说和不正确的,以及「LGBT过来人」其实大有人在。
 
释义
 
本文用词的释义说明如下。
 
1.  「LGBT」是分别指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跨性别者(就本文谈的课题来说,也包括已做了部分或全套性别重置手术的转性别者)。
 
2.  「LGBT意念和生活」(LGBT mindset and life)是分别指同性恋意念和生活、双性恋意念和生活、跨性别意念和生活。

  1. 「同性恋意念和生活」是指对同性别的人有「寻求同性性行为」的意念和生活。── 【附注】:与同性别的人单有深厚感情与关系,而没有同性性行为的欲念和生活,不是同性恋者,及不应声称自己为同性恋者(mere homo-emotional is not homo-sexual)。「性行为」是指带有性意识的亲密接触。
 
  1.  「跨性别意念和生活」是指对自己原生生理性别有抗拒感或憎恶感,并以异性别打扮、异性别贺尔蒙注射、或及性别重置手术将自己视为异性。
 
--------------------

  1.  「倾向」(orientation)是指未经过适当之知识和理性思考前的趋向。
 
  1.  「意念」(mindset)是指思维与心态。
                                                                                                          
---------------------
                                                   
7.  「辅导」(Counseling) 的意思,就本文而言,简略来说,是指用心聆听与明白求助者所面对的困境、背景、感受和挣扎,及其希望自己能有的改变,以及给求助者了解哪些之改变是可能的,与及按求助者的情况,给予求助者于认知、心理、心灵、关系等方面引导所需的帮助。
 
8.  「生命转变辅导」是指以帮助他人转离其不想有之意念和生活为目标的辅导 (Unwanted Mindset and life Conversion Counseling,简称「UMLCC」)。虽然这中英文词语及简称是笔者为方便可较为精确表达,而按照辅导实况所整合与建立出来的用语,但此种辅导绝不是新的事。
 
9.  「LGBT生命转变辅导」(UMLCC for LGBT)。UMLCC本身可应用于多种范畴,包括例如可应用于戒赌、戒烟、戒毒、戒浏览色情网等,也包括例如可应用于转变某些不良的性情、性格、脾气、心态、价值观、行为等,及都是给自愿求助者提供的。若应用于LGBT范畴,则是指帮助LGBT自愿求助者转离其不想有之「同性恋意念和生活」或「跨性别意念和生活」,及可称为「LGBT生命转变辅导」(UMLCC for LGBT),并有两点须澄清:(1)这既不是药物治疗,更不是某些人所抹黑为的「驱魔」或「厌恶疗法」,而是用爱与尊重去聆听与交谈的辅导,而这其实是任何专业辅导员对求助者都需有的基本态度和做法,参前面的「辅导」释义。(2)这不是某些人所故意扭曲说为的「抝直治疗」或「性/性别倾向转变治疗」,尽管确有某些受辅导者后来渐有不同程度的「性/性别倾向转变」,但「性/性别倾向的转变」本身其实不是这种辅导的本质和目标。「倾向」的转变与「意念和生活」的转变是不同的事,前者是指「未经过适当之知识和理性思考前的趋向」的转变,后者是指「思维与心态和生活」的转变。
 
--------------------
 
10.  「LGBT过来人」(former LGBT)也有称为「前LGBT、后LGBT、跨虹者」,是指稳固与无悔地离开了LGBT意念和生活的人,及有两点需留意:

  1. 「同性恋过来人」不一定是完全不再会受「同性性行为诱惑」的人,「跨性别过来人」不一定是完全不再会受「跨性别行为诱惑」的人,这背后道理很简单,就正如(举例说)「赌徒过来人」不一定是已完全不再会受「赌博行为诱惑」的人,只不过是他已可不受其「赌博倾向」的影响,并稳固与无悔地离开了那赌博的意念和生活,同样地,尽管「同性恋过来人」或「跨性别过来人」在某程度上仍可能会受「同性性行为诱惑」或「跨性别行为诱惑」,但他/她已可不受其「同性性倾向」或「跨性别倾向」的影响,并稳固与无悔地离开了「同性性行为的意念和生活」或「跨性别的意念和生活」。
 
  1. 把「同性恋过来人」或「跨性别过来人」定义为「已完全不再会受同性性行为诱惑的人」或「已完全不再会受跨性别行为诱惑的人」,跟(举例说)把「赌徒过来人」定义为「已完全不再会受赌博行为诱惑的人」,是同样不适当和不专业的。不过,有些「专业机构」却明显要持双重标准去定义何谓「同性恋过来人」或「跨性别过来人」,与定义何谓「赌徒过来人」或其他过来人,去否认和抹黑「LGBT过来人」之有真实存在。此外,尽管有某「LGBT过来人」(不论他/她是否曾在某「LGBT过来人」圈子中有过某程度的带领性或影响力)后来却返回LGBT生活,这不等于大部分「LGBT过来人」后来都有返回LGBT生活,就正如(举例说)尽管有某「赌徒过来人」后来却复赌,这不等于大部分「赌徒过来人」都有复赌,这是基本的逻辑和认知,但有些人却明显要持双重标准,以偏概全地去否认和抹黑「LGBT过来人」之大有人在。
 
揭示此立法所建基的第一个扭曲前设:凡不是属于「病」的,就不需转变、不宜转变和不能转变
 
此立法所建基的第一个前设是:凡不是落于「精神病」或「情绪病」或「心理病」之范围或定义或程度的思维或心理或倾向或欲望或行为表现,都是不需转变、不宜转变和不能转变的思维或心理或倾向或欲望行为表现。
 
撇开不谈同性性行为或跨性别行为之能否或应否归类为没有问题的行为,单是「凡不是属于『病』的,就不需与不宜和不能转变」这论说,已明显不对,事实上,有很多不是落于「精神病」或「情绪病」或「心理病」之范围或定义或程度的思维或心理或倾向或欲望或行为表现(例如:骄傲、自大、虚荣、自卑、羞怯、易怒、急躁、贪婪、嗜赌、任性、妒忌等),都并非不需与不宜和不能转变的思维或心理或倾向或欲望或行为表现。
 
揭示此立法所建基的第二个扭曲前设:「LGBT生命转变辅导」是有害的
 
此立法所建基的第二个前设是「LGBT生命转变辅导」是有害的,会给自愿受辅导者带来抑郁、焦虑、自我憎恶、自毁行为、自杀或想自杀。下文会揭示这个前设根本是隐瞒与扭曲着事实来说的抹黑指称,及其背后所根据的「调查研究」乃大有问题。
 
【一】   首先,「生命转变辅导」可应用于不同范畴,见前面释义说明,但无论应用于哪范畴,受辅导者之是否自愿(及有怎样程度的自愿)接受辅导,对辅导可带来的结果会不一样,这不过是常理与常识,而这个常理对于「LGBT生命转变辅导」来说,亦不会例外,因此,若是模糊或隐瞒或虚报接受该辅导的人士是否出于自愿,然后指称该辅导是有害,除了不公正与不诚实外,亦会明显不能与现实情境相合,因为在现实情境,若某人是自愿求助接受「LGBT生命转变辅导」的话,则如果他/她后来不愿继续接受这辅导的话,他/她根本是可随时放弃接受,且改为拥抱那些早已在社会被广泛浸透宣传着的「LGBT骄傲」意识形态,以及相信那些美化着LGBT生活的电影、剧集、广告和文章等,去「肯定自己」及「否定LGBT生命转变辅导」,如此,又岂会因曾「自愿接受」该辅导而引来抑郁、焦虑、自我憎恶、 自毁、自杀或想自杀?可见这是如何扭曲与牵强的指称。
 
【二】  有推动此立法的文件则跟着这样解说:「给LGBT转变治疗或辅导之所以有害,是因为其本质和目的是要促进性少数对其同性性倾向或跨性别认同的排斥,这因而会带来与加强他们自我排斥、污名内在化、负面情绪」。这同样是扭曲与牵强的「解说」。 首先,它不过是歪曲着「LGBT生命转变辅导」(参前面释义)之真正目的与性质和做法而作的所谓「解说」。第二,这「解说」与上一段所指出的自愿接受该辅导,且可随时放弃接受该辅导之人士的真实情况,根本不能相合。
 
【三】  有推动此立法的文件则另外这样解说:「给LGBT转变治疗或辅导之所以有害的另一原因,是因为当受辅导者在接受了一段日子治疗或辅导后,发觉自己的性倾向或跨性别倾向未能改变,就会带来强烈失败感、自责、自我形象低落、情绪困扰」。这同样是扭曲和牵强的「解说」,原因除了与上段所指出的相同外,若此说可以成立的话,则对于任何范畴的「生命转变辅导」(详参前面释义)岂非也可成立,及应予以禁止?这所谓的解说不过是先否定有「LGBT过来人」真实存在的说法。
 
【四】  关于推动此立法的国家或地方指,他们是根据某些「专业机构」或及他们政府自己所进行的「调查研究」,而指给LGBT提供转变治疗或辅导是会使受辅导者「陷入抑郁、焦虑、自我憎恶、自毁行为、自杀或想自杀」。下文会揭示这些「调查研究」及其结果是如何大有不妥和问题。

          (1)    首先,该些声称「调查研究」的取样途径和方法,是先在「性小众社群」招募声称曾接受「转变治疗」,并表示愿意接受研究机构以视讯通话方式访问的LGBT,然后就他们所收到响应者提供的初步数据,选出将会作为受访的对象。至于这些招募的宣传,则只是载于一些性小众团体或组织的社交媒体、性小众骄傲节活动的传单、性小众宗教团体的周刊等。如此做的「调查研究」,大有不妥的地方是:(a)「LGBT过来人」」(参前面释义) 其实甚少是仍有不时接触性小众团体或组织的社交媒体、刊物或传单的,他们大多数都不知道有此调查研究访问的招募;(b)就算他们当中有人得知有此招募,且已传上其初步资料给那研究小组,那研究小组是仍可以不选他们作为访问对象的。如此的「调查研究」根本乃无意和没有访问过「LGBT过来人」,但他/她们其实是不难找到和联络得到的,见本文尾处。  

          (2)    就访问问题而言,则没看到有问及受访者过去是否自愿(抑或被迫)接受或继续接受「LGBT生命转变辅导」,尽管这数据乃至关重要,正如上文阐述。  

          (3)  就根本乃是抗拒接受且定要向世界否定有「LGBT过来人」存在的「性小众社群」当中去招募与选出受访者而言,受访者所提供的某些数据之可有多全面、真实和客观,也成疑问。  
揭示此立法所建基的第三个扭曲前设:没足够证据支持「LGBT生命转变辅导」是有效的
 
此立法所建基的第三个前设是:没足够证据支持「LGBT生命转变辅导」是有效的。下文揭示这个前设如何扭曲着事实。
 
【一】  首先,这前设不过是在扭曲着「LGBT生命转变辅导」的本质和做法,及扭曲着「LGBT过来人」的定义来说,参前面对此两者的释义。
 
【二】  事实上,如果「LGBT 生命转变辅导」确实有害,那就根本不必另说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其有效,因为「有害」根本已超越了「无效」,那么,究竟哪一种说法才是真实?如下所示,其实两者都不是真实。
 
【三】  另外,为何这指称只说「证据不足」,而不说「没有证据」呢?其实,「没有证据」和「证据不足」都不是事实,「LGBT过来人」大有人在,而他/她们是不难找到和联络得到的,例如:
  1. Richard Cohen ( https://www.pathinfo.org/books )
  2. Ken Williams ( https://www.kenwilliamsministries.com/ )
  3. Christopher Yuen ( https://christopheryuan.com )
  4. Kris Olsen ( http://comingoutagain.org/ )
  5. Rosaria Champagne Butterfield ( https://rosariabutterfield.com/biography)
  6. Walter Heyer ( https://waltheyer.com/ )
  7. Dee Barnes ( https://www.charismanews.com/marketplace/86615-she-walked-away-from-the-gay-and-says-you-can-too )
  8. Erin Brewer ( https://ruthinstitute.org/dr-j-show/i-am-going-to-be-a-boy-it-will-keep-me-safe/ ) 
  9. Jeremy Bate ( https://www.brisbanetimes.com.au/national/western-australia/after-17-years-as-a-woman-this-man-has-had-enough-20181207-p50kyo.html )
  10. Keira Bell ( https://www.persuasion.community/p/keira-bell-my-story?s=r )
  11. Sophia Galvin ( https://www.christianpost.com/news/detransitioner-turns-to-christ-seeks-to-help-others-find-christ.html)
  12. Dean Dailey ( https://healthylivinglifefacts.com/homosexuality-is-just-another-human-brokenness-ex-gay-military-man/ )
  13. 吴英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X8LhB-G55w&t=610s)
  14. 厉真妮(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9fvUxdNCw4)
  15. 姜雁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dKoawIO1_s)
  16. Traceable former homosexual (men) on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pmLkDnZUbzyEVXBuAaYnaT4SjDUH4-6N
  17. Traceable former Homosexual persons(female) on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pmLkDnZUbzw1BEYc8iVfkrcp-5nUUg0D
  18. Traceable former Homosexual persons on https://www.josephnicolosi.com/collection/celebrities-who-have-left-a-gay-lifestyle
  19. Traceable former Transgender persons on https://www.amazon.com/Trans-Life-Survivors-Walt-eyer/dp/173234535X/ref=cm_cr_arp_d_product_top )
  20. Traceable former Transgender persons on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pmLkDnZUbzylYT1WVZ9y_Di6dAa5W5gQ
  21. Traceable former Transgender persons on https://post-trans.com/
  22. Traceable former Transgender persons on https://transgendertotransformed.com/testimonies/ 
  23. Traceable former LGBTs on https://www.voicesofthesilenced.com/ f
  24. Traceable former LGBTs on https://changedmovement.com/stories
  25. Traceable former LGBTs on https://stoptheban.ca/ 
  26. Traceable former LGBTs on https://www.xoutloud.com/xol-live/
  27. Traceable former LGBTs on https://truelove.is/stories/
  28. Traceable former LGBTs on https://pluc.org.my/english-book/overcomers-out-loud-and-proud/
  29. Traceable former LGBTs on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U_9buzCYZV5ev0NRz7yBTMldzkraig6
------------------
延伸阅读推荐:
揭开「同乐运动会」和「同志运动」漂亮宣传的面纱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